这首清代诗人顾印愚的《杂感二首(其二)》以兰亭为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谁遣兰亭感至今”暗示了兰亭集会的典故对后世深远影响,引发了人们的怀旧之情。次句“后之揽者倦登临”描绘了后来的游人虽然向往,但因人事沧桑而感到疲倦和难以持久。
第三句“华胥一梦畴先觉”借用华胥国的梦境比喻人生如梦,暗示了世事变幻莫测,无人能预知未来。第四句“夷甫诸人笑不禁”提及西晋名士王衍等人,他们面对人生的虚幻可能付之一笑,但这种态度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无奈。
第五、六句“昨日杯觞今日地,别时踪迹见时心”通过对比昔日欢聚与今日遗迹,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人事的变迁,以及人们在回忆中感受到的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一句“若为办逐元真子,白鹭烟波往莫寻”以寻找传说中的仙人元真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寻永恒的向往,却又感叹这样的追寻如同白鹭消失在烟波之中,难以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