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八景

巃嵷插三台,花香百里回。

凤毛山掩映,鹿苑日徘徊。

待月知波至,闻风惊浪来。

春潮声似箭,髣髴迅雷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八景之一的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雄伟与秀美。首先,“巃嵷插三台”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直插天际,展现出山势的峻峭与壮观。接着,“花香百里回”则通过花香四溢,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香气扑鼻的景象,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凤毛山掩映,鹿苑日徘徊”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峦比作凤毛,轻盈而富有动感;鹿苑则象征着宁静与祥和,日光在其中缓缓游走,营造出一种和谐与静谧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待月知波至,闻风惊浪来”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月升之时,波涛似乎预知其到来,悄然涌动;风吹过时,浪花随之翻腾,生动地描绘了海洋的活力与变化。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微妙而又壮观的一面。

最后,“春潮声似箭,髣髴迅雷催”以春潮的声音比作箭矢,形象地表现了春潮汹涌澎湃、快速向前的态势,仿佛是大自然的力量在推动着一切向前发展。同时,“髣髴迅雷催”则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感,仿佛雷声在催促着万物生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台湾八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更蕴含了对和谐、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3)

林庆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中国清朝官员,于1695年上任台湾府儒学教授,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品等虽不高,但是地位崇高

相关古诗词

台湾八景

冰壶九曲通,粉队市郊同。

鸡声闻社北,笼影照墙东。

藕丝垂地上,玉屑落天中。

柳絮随风起,清肌赏太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台湾八景

东方悬太阳,丸子见重洋。

水曲腾波势,天池跃曙光。

丽形能破雾,艳色出扶桑。

一望沧溟远,珊瑚灿晓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台湾八景

极眸赏屿西,艳冶彩云迷。

丹气四时播,红颜一笔题。

寒鸦无独返,孤鹜恰同栖。

醉脸归来晚,新篇五色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台湾八景

形胜蔚崔巍,登高望九垓。

三时先月得,七宝避风催。

宦困称颜骨,名成笑陆才。

澄清惟此景,耸立素怀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