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其二)亦爱轩

心兮如太虚,何恶亦何爱。

吾庐寄吾兴,妙处端有在。

于中忘岁时,畴觉屡迁代。

但知曲肱眠,居然乐其内。

无事户不出,此意谁能会。

更约素心交,携书静相对。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心就像广袤的天空,既无厌恶也无喜爱。
我的小屋寄托着我的情感,其中的美妙之处自在其中。
在这其中忘却了时间与世代变迁。
只知道弯曲手臂安然入睡,内心自然感到快乐。
无事时我足不出户,这种心境又有几人能理解。
我更愿与志同道合的朋友,静静地相对读书。

注释

心兮:比喻心灵。
太虚:广阔的天空。
吾庐:我的房子。
寄:寄托。
妙处:美好的地方。
端:确实, 确然。
岁时:时光。
迁代:世代更替。
曲肱:弯曲的手臂。
居然:竟然, 自然。
户不出:足不出户。
会:理解。
素心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携书:带着书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其二)亦爱轩》。诗中,诗人以"心兮如太虚"起笔,形象地描绘出心境宽广如宇宙,超脱物欲,不为善恶所扰。他将自己的居所视为寄托情感的载体,认为其中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和乐趣。诗人强调在这样的环境中忘却时间与世代变迁,只享受简朴生活带来的满足,即使独处一室,也能从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曲肱眠"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乐其内"则直接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自得其乐。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述自己无事时足不出户,这种心境并非他人所能轻易理解。最后,他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静静地阅读,共享这份宁静与纯粹的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生活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以及对内心平静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其一)读书阁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藉此閒旷地,端坐穷轩羲。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

昔闻堂上声,斲轮尝笑之。

而子得深省,不觉糟粕遗。

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题俞伯南所居.野处

岩筑无外求,莘耕有馀乐。

既为尧舜民,自抱羲农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觉]韵

寄题黄子京贫乐斋

羞逐纷纷世所趋,东溪风月未尝孤。

闭门蒿藋从渠长,堆案简编聊自娱。

机括要须明活法,箪瓢非但守枯株。

不观点也风雩意,洒落胸中一累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题徽州李君博文阁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