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熊氏得要亭

未踏得要亭,先写得要诗。

识赏无远近,渺然西江涯。

薰风入山水,佳趣罔不宜。

想见昏旦候,云鸟日参差。

主人应飘洒,何时同酒卮。

三叹玉局仙,为我先及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寄题熊氏得要亭》。诗中描绘了对一座名为“得要亭”的亭子的想象与期待。诗人并未亲临此亭,却已先在心中构思了亭子的诗篇,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首句“未踏得要亭,先写得要诗”表达了诗人对亭子的憧憬与预想,即使还未亲眼见到亭子,心中已有了关于它的诗作。接着,“识赏无远近,渺然西江涯”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欣赏超越了空间的距离,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仿佛与西江的尽头相连。

“薰风入山水,佳趣罔不宜”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微风(薰风)与山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氛围,佳趣无穷。诗人进一步想象亭子周围的环境,无论是黄昏还是清晨,云彩与飞鸟的活动都充满了变化与生机,展现出时间流转中的动态美。

“想见昏旦候,云鸟日参差”通过描述云彩与飞鸟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主人应飘洒,何时同酒卮”表达了诗人对与亭主人相聚畅饮的渴望,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亲临此地,与主人共享美酒,共赏美景。这不仅是一种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叹玉局仙,为我先及兹”则是诗人对“玉局仙”这一形象的赞叹,认为这位仙人已经提前享受到了亭子带来的美好,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夜过潘楼

雨多晴气新,星彩动凉夜。

因人闲出门,寻诗税吾驾。

一杯小楼风,图画寄清暇。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聚远台

遥遥聚远台,是岂俗所要。

只宜我行适,信得山水妙。

地高出林表,眇邈有殊调。

主人运心匠,择胜出素料。

陂陀阐微径,俯视溪可照。

匪云赋新诗,聊尔索言笑。

三月青春深,风林杜鹃叫。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亭皋

亭皋新雨沐,物物秋气深。

著蕊木芙蓉,桂树尤萧森。

岂伊酒可尝,而我诗未吟。

朅来六七辈,领会宜素衿。

尘眯共一扫,风乎出云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会心堂

胸中有天游,寓外皆所嬉。

胜士固可逢,俗物亦可偕。

杯酒得流行,放意而伸眉。

兹辰我阳春,溪水多清姿。

岸柳已青青,山花更晖晖。

当筵主与宾,谈妙尤克谐。

雷声忽送雨,云风动情思。

由来理性真,肯计志愿违。

松柏独也正,造物付之谁。

欢笑酬座人,长言其勿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