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朝时期社会变迁的场景。"当夫当匠子孙亡"暗示了家族的衰落,原本依赖手工艺或农耕维生的家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田地荒芜户有粮"进一步揭示了农村的荒凉景象,尽管农田无人打理,但家中仍有存粮,可能暗示着过去的储备或是贫困中的坚守。
"昨日迤西蕃使过"点明了外部势力的介入,"迤西"可能指的是西部边疆地区,"蕃使"指外国使者或军队,他们的到来可能带来了动荡和扰攘。"尽驱妇女赶牛羊"这一细节揭示了战乱或迁移中的悲惨情景,妇女被驱赶离开家园,连牲畜也被掠夺,显示出生活的困苦和无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在内外压力下的艰难生活状态,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崩溃。诗人李昌祺以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让人深感时代的沧桑与民生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