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谣三首(其三)

当夫当匠子孙亡,田地荒芜户有粮。

昨日迤西蕃使过,尽驱妇女赶牛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朝时期社会变迁的场景。"当夫当匠子孙亡"暗示了家族的衰落,原本依赖手工艺或农耕维生的家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田地荒芜户有粮"进一步揭示了农村的荒凉景象,尽管农田无人打理,但家中仍有存粮,可能暗示着过去的储备或是贫困中的坚守。

"昨日迤西蕃使过"点明了外部势力的介入,"迤西"可能指的是西部边疆地区,"蕃使"指外国使者或军队,他们的到来可能带来了动荡和扰攘。"尽驱妇女赶牛羊"这一细节揭示了战乱或迁移中的悲惨情景,妇女被驱赶离开家园,连牲畜也被掠夺,显示出生活的困苦和无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在内外压力下的艰难生活状态,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崩溃。诗人李昌祺以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让人深感时代的沧桑与民生的疾苦。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山路谑花

枝头地上总猩红,几树繁开几树空。

颜色一般荣悴异,谁将此意问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山中见牡丹

不嫌恶雨并乖风,且共山花作伴红。

纵在五侯池馆里,可能春去不成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重唁山中牡丹

不烦浇灌不烦栽,长过清明谷雨开。

为问洛阳豪贵客,几家还有旧亭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宜阳山中

绿阴重叠鸟间关,野枣花香宿雨残。

天遣浮云都捲尽,教人一路看青山。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