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虽因朔风至,不向瑶台侧。
唯助苦寒松,偏明后彫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松树的生动图景。开头两句“虽因朔风至, 不向瑶台侧”写的是冬天冷风带来的雪花,并没有直接覆盖在瑶台(皇宫)附近,而是飘落到偏远的地方。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超过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第三句“唯助苦寒松,偏明后彫色”则写的是雪花特别关照那些在严寒中坚守的松树,让它们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更加鲜明、有活力。这不仅描绘了雪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中生命力量的赏识,以及他独到的艺术感受。同时,这种写实与哲理相结合的手法,也为读者带来了一种超越表象、触及心灵深处的审美体验。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几转到青山,数重度流水。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穿云来自远,激砌流偏驶。
能资庭户幽,更引海禽至。
春畦生百药,花叶香初霁。
好容似风光,偏来入丛蕙。
乱石跳素波,寒声闻几处。
飕飕暝风引,散出空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