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别内兄伯雨

明经有未遇,四十已专城。

岂不荣名羡,终多怅别情。

山桥冰欲合,官舍雨常鸣。

赖有前庭竹,能如舅氏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李舜臣的《饯别内兄伯雨》表达了诗人对内兄即将升任地方官员的既羡慕又带有离别愁绪的情感。首句“明经有未遇,四十已专城”赞扬了内兄凭借才学在年纪较大时获得重要职位,暗示了他的才华和不易。然而,“岂不荣名羡”流露出对内兄荣升的羡慕,同时“终多怅别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与亲人分别的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山桥冰欲合,官舍雨常鸣”,通过描绘冬季山间桥上冰封、官舍处雨声不断的景象,寓言了即将来临的环境变迁和生活的寂寥,增添了离别的感伤氛围。

最后,诗人以“赖有前庭竹,能如舅氏清”作结,寄希望于前庭的竹子能像舅父一样保持清高品格,为离别后的寂寞生活带来一丝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人的祝福,又有对离别的不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内兄见招夜坐言别

到门忽自识,客舍早梅开。

凛岁偶相似,清芬又不摧。

江风飘月上,河汉倒烟来。

长孺亦为郡,当时许召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内兄见招军器局乡人同坐

尔郡得斯人,终知恋所亲。

椎牛徵我辈,过鸟怪簪绅。

华馆凉阴结,丹楼霁雪新。

勿言独别去,谁料客中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内兄见招东园诸公同坐

一径入幽园,门墙绕树繁。

大夫为地主,公子避人諠。

水竹无尘到,寒花有雪存。

辉辉长者后,吾忝亦飞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徐锦衣西园陪饯内兄(其一)

素雪舒梅遍,苍烟带竹深。

林扉开净色,庭木落疏阴。

五马故人去,三杯游子吟。

池亭多可到,归路恐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