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一二首(其十一)

普光明殿在人间,凡圣交罗绝往还。

若向一尘亲得见,毫光照处奉慈颜。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释清远所作的《偈颂一一二首》中的第十一首。诗中以“普光明殿”为引子,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纯净无染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凡圣交罗绝往还”的描述,强调了这种境界的超脱与纯净,即无论凡人还是圣贤,在此境遇下都失去了界限,达到了心灵的统一与和谐。

接着,“若向一尘亲得见,毫光照处奉慈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似乎在说,如果能深入到最细微之处去观察,就能见到那如同毫光般明亮的真理之光,这光芒照耀之处,便是对慈悲之颜的敬奉与追求。这里的“慈颜”,可以理解为佛祖或更高精神境界的象征,代表着智慧、慈悲与和平。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对超越世俗、达到心灵纯净状态的向往。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思想中对于解脱与觉悟的追求,也蕴含了普遍的人类对于真理、美好与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一二首(其十二)

大众尽皆云集,僧堂横吞佛殿。

露柱倒挂灯笼,天高地厚,月白风清。

雨顺风调,河清海晏。

饥则共君餐苦菜,渴则与子饮寒泉。

直饶天外雨花飞,争似归堂吃茶去。

形式: 偈颂

偈颂一一二首(其十三)

台山路上,过客全稀。破灶堂前,感恩无地。

雪埋庭柏,冰锁偃溪。

虽在南方火炉头,不入他家齑瓮里。

形式: 偈颂

偈颂一一二首(其十四)

露柱多年出家,灯笼久已落发。

佛殿坚持禁戒,三门近得休歇。

大事本来平等无著,清凉满月度尽草木,丛林一似阳和齐发。

形式: 偈颂 押[月]韵

偈颂一一二首(其十五)

万物咸新论故乡,抬眸元是旧爷娘。

先春花发馨香远,物外山河日月长。

形式: 偈颂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