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祠曾碑久仆前山长胡端逸与士友共竖之邀予赋

短世人间厦几颠,高风湖上榻犹悬。

荒凉士竖残碑日,辽邈官修废祀年。

万古南州人似玉,千秋曾子笔如椽。

斯文未丧神犹在,会见冠裳拥坏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短暂世间大厦摇晃,湖上高风中的床榻依然悬挂。
荒芜之地,石碑残破,每日见证士人的遗迹;辽远的官署,废弃的祭祀,年复一年。
万古以来,南州的人们纯洁如玉,千年时光,曾子的笔犹如巨椽。
文脉未绝,精神犹在,未来定会有人衣冠楚楚,聚集在这片荒废的土地上。

注释

短世:短暂的世间。
厦:大厦。
颠:摇晃。
高风:湖上的大风。
榻:床榻。
荒凉:荒芜冷清。
士竖:士人的遗迹。
残碑:破损的石碑。
辽邈:遥远的。
官修:官府修建。
废祀:废弃的祭祀。
南州:南方的州郡。
人似玉:人们纯洁如玉。
曾子:孔子弟子曾参。
笔如椽:笔力如椽(形容文笔雄健)。
斯文:文雅之风。
未丧:未断绝。
神犹在:精神犹存。
冠裳:衣冠楚楚。
坏阡:荒废的土地。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的诗《徐祠曾碑久仆前山长胡端逸与士友共竖之邀予赋》由陈杰所作,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文化的敬仰。首句“短世人间厦几颠”描绘了世间沧桑,暗示时间的短暂与人事的变迁。次句“高风湖上榻犹悬”则以湖上旧榻象征高尚的遗风犹存。

第三句“荒凉士竖残碑日”描绘了士人修复残碑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荒凉与寂寥,同时体现了对先贤的怀念。第四句“辽邈官修废祀年”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久远和祭祀的废弃,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第五、六句“万古南州人似玉,千秋曾子笔如椽”运用比喻,赞美南州人的品格如美玉般纯洁,曾子的才学犹如大笔,表达了对前人智慧与道德的赞美。

最后两句“斯文未丧神犹在,会见冠裳拥坏阡”表达出诗人坚信尽管时代更迭,文化精神犹在,未来定会有人继续尊崇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寄寓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期待。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刘实斋尚书

玉节江湖晚,油幢岭海春。

一朝晋遗老,千古汉名臣。

清白冰壶操,尊光紫府身。

全归公不憾,愁绝奠刍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张提点自创玄都观归故山羽化

年时初峻道官班,紫气随师亦度关。

赐号竞驩新宇宙,藏身独忆旧云山。

玄都聊复栽桃去,辽海何当化鹤还。

见说高人无宠辱,乘除翻手一沤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挽李司谏

论建关时大,几微犯怨深。

功名归厚福,岁月老初心。

自以无前剑,那知不鼓琴。

空留忠愤在,斜月暮云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念斋陈郎中

少学真华国,郎潜劣晚逢。

几看新贵驶,独抱古文终。

梦事一丘尽,遗编千载公。

空馀细论恨,裳锦玉楼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