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掌气寒知露重,玉壶声近觉天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金掌气寒知露重,玉壶声近觉天低",前一句以“金掌”象征高处,通过感知到的寒气,暗示了露水的浓厚,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后一句则以“玉壶”比喻清澈的水体或天空,通过声音的接近,让读者感受到天空仿佛因之而显得更为低垂,这种视觉上的错觉,实际上是对听觉和心理感受的巧妙运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通过景物的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对宇宙空间的深邃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引发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共鸣。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雨别荆台梦,风回越水樵。
青女偷飞一夜霜。
武林天下奇,巽亭境中绝。
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