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天一角。南枝向我情如昨。情如昨。

水寒烟淡,雾轻云薄。吹花嚼蕊愁无托。

年华冉冉惊离索。惊离索。倩春留住,莫教摇落。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的作品,名为《忆秦娥》。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手法,以深情的笔触描绘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不舍。

开篇“天一角,南枝向我情如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自己心中的柔情。这里,“天一角”暗示了一种孤寂与渺小,而“南枝向我情如昨”则是用具体形象表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那些瞬间的情感依旧鲜活。

接着,“水寒烟淡,雾轻云薄”,这种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淡远朦胧的氛围,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孤独。诗人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更加凄清。

“吹花嚼蕊愁无托”一句,通过对细微花朵被风吹动的情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烦恁和无处寄托的寂寞之情。诗人将自己的感情与自然界相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年华冉冉惊离索”一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离别苦楚的感慨。这里,“年华冉冉”形容时间的缓慢流逝,而“惊离索”则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离别,带有一丝哀伤。

最后两句,“倩春留住,莫教摇落”,诗人似乎在向春天发出了请求,希望能够留住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不让它轻易消逝。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眷恋,也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一种执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无限留恋,以及面对离别时那种无法排遣的哀愁。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其二)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壁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梦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一)

送归云去雁,澹寒采、满溪楼。

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

只有楼前溪水,伴人清泪长流。霜华夜永逼衾绸。

唤谁护衣篝。念芬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

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

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拥貔貅万骑,聚千里、铁衣寒。

正玉帐连云,油幢映日,飞箭天山。

锦城起方面重,对筹壶、尽日雅歌闲。

休遣沙场虏骑,尚馀匹马空还。那看。更值春残。

斟绿醑、对朱颜。正宿雨催红,和风换翠,梅小香悭。

牙旗渐西去也,望梁州、故垒暮云间。

休使佳人敛黛,断肠低唱阳关。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龙吟(其一)望九华山作

竹舆晓入青阳,细风凉月天如洗。

峰回路转,云舒霞卷,了非人世。

转就丹砂,铸成金鼎,碧光相倚。

料天关虎守,箕畴龙负,开神秘、留兹地。

缥缈珠幢羽卫。望蓬莱、初无弱水。

仙人拍手,山头笑我,尘埃满袂。

春锁瑶房,雾迷芝圃,昔游都记。

怅世缘未了,匆匆又去,空凝伫、烟霄里。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