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奢竞仍民俗,纤华亦土工。
杯盘箫鼓里,灯火绮罗中。
茉莉头围白,槟榔口沬红。
良宵上元节,纨扇已摇风。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民间元宵节的热闹场景。通过“奢竞仍民俗,纤华亦土工”两句,诗人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追求华丽与奢侈的同时,也保持着地方的传统习俗。接着,“杯盘箫鼓里,灯火绮罗中”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欢庆氛围,杯盘交错,音乐声起,灯火辉煌,人们身着华丽服饰,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茉莉头围白,槟榔口沬红”这两句则细致地刻画了人们的装扮,茉莉花装饰着女子的头饰,洁白而雅致;而男子嚼食槟榔后,口中泛起红色泡沫,展现了一种独特的风情。最后,“良宵上元节,纨扇已摇风”总结了整个场景,点明了这是元宵佳节的夜晚,轻盈的纨扇轻轻摇动,似乎在为这美好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凉爽和舒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近岁兵戎后,民风亦稍衰。
蕃船收港少,畬酒入城迟。
绿暗桄榔树,青悬橄榄枝。
薰风荔子熟,旧数老杨妃。
可是闽南徼,阳多气候先。
麦收正月尽,茶摘上元前。
绿笋供春馔,黄蕉入夏筵。
南方吾所适,久值亦相便。
文物如邹鲁,斯言信不虚。
科名唐进士,道学宋元儒。
祠宇依山曲,遗书布海隅。
风流今孰继,林子亦其徒。
是处方言别,漳南觉更强。
儿童皆唤囝,男女总称郎。
不雨犹穿屐,因暄尽佩香。
人人牙齿紫,尽为嚼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