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钟发空山瓮底雷,流云万壑共徘徊。
一心古庙香炉去,合眼诸天龙象来。
定入枯僧犹未塔,坐深寒石欲成灰。
神幡淡尽残阳影,断梦还凭再杵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云林寺时,被悠扬钟声所吸引的情景。首句"钟发空山瓮底雷"以比喻手法,形容钟声深沉如山中巨瓮滚动的雷鸣,展现了寺庙所在环境的静寂与钟声的震撼力。"流云万壑共徘徊"进一步渲染了钟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连流云也被吸引,一同在崇山峻岭间游走。
诗人的心随钟声飘向古庙,想象香烟缭绕,诸天龙象似乎从禅定中显现,体现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寺庙神秘氛围的敬畏。"定入枯僧犹未塔,坐深寒石欲成灰"描绘出僧人静坐修行的场景,即使身体枯寂,内心却坚定如石,暗示着修行者的精神境界。
"神幡淡尽残阳影"写夕阳西下,神幡上的色彩逐渐消退,余晖映照在寺庙上,增添了庄重而神秘的气氛。最后一句"断梦还凭再杵回",诗人通过钟声的回荡,表达了自己在梦境中断断续续的思绪,被钟声唤醒,又重新沉浸在冥想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钟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不详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朝发山阴暮富春,扁舟事业未因循。
碧山红树可千里,故态狂奴能几人。
妖乱久应腰领绝,沧浪忽照鬓毛新。
遁亡东海情何极,重上西台意未驯。
绰约芳心与世殊,东风无力可相扶。
亭亭谁记前年影,缓缓犹期陌上姝。
希色真为天下好,有情难證本来无。
雨苔月地清凉甚,明镜明朝恐暗癯。
微袅春衣寸角风,依然三界落花中。
身来旧院玄都改,名署仙班碧落空。
一往清狂曾不悔,百年惆怅与谁同。
天回地转愁飘泊,犹傍残阳片影红。
慵起朝朝废扫除,流尘生意竟何如。
巾因奉佛馀心结,衣为留仙有皱裾。
碧海青天存怨府,绿阴幽草付閒居。
绕阶泉去漂红尽,别馆清凉枕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