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

众人喜乞巧,我以巧为忧。

言巧多欺佞,行巧为邪柔。

学巧竞穿穴,文巧多彫锼。

巧不令如此,宜吾之耻求。

我欲守拙性,浩然镇轻浮。

尽窒众巧门,化以孔与周。

此志尚未遂,感激在初秋。

南顾问牛女,女实能巧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乞巧》,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巧”的深刻思考和对“拙”的推崇。

首句“众人喜乞巧,我以巧为忧”,点明了主题,与大众喜好追求技巧形成对比,诗人对此持谨慎态度。接下来,“言巧多欺佞,行巧为邪柔”两句,揭示了技巧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欺骗、谄媚和柔弱,强调了技巧的潜在危害。

“学巧竞穿穴,文巧多彫锼”进一步阐述了技巧的滥用可能导致的后果,如过度追求技巧而忽视本质,以及在文学创作中过分雕琢,失去了自然和真实。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技巧过度运用的批判。

“巧不令如此,宜吾之耻求”表明了诗人对技巧的正确态度,即不应让技巧如此泛滥,而应以羞耻之心对待过度追求技巧的行为。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德和品质的重视。

“我欲守拙性,浩然镇轻浮”表达了诗人希望坚守本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受外界浮躁风气的影响。这体现了诗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

“尽窒众巧门,化以孔与周”意味着诗人希望彻底关闭技巧的通道,以孔子和周公的思想为指导,引导社会回归正道。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尊崇。

最后,“此志尚未遂,感激在初秋。南顾问牛女,女实能巧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尚未实现的感慨,以及对牛郎织女故事的思考,暗示了对爱情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众人与诗人对“巧”的不同态度,探讨了技巧与道德、品质的关系,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追求。诗中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十日菊

昨日酒中花,今日篱下草。

馨香尚未改,弃置一何早。

怨泣露华湿,世情安可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晦之诗尤疟鬼某意鬼不能为端士害奉酬作诗

吾闻烈士仗忠信,出入鬼神皆避逃。

维彼小人鬼所狎,祟异皆自不善招。

晦之履行并仁义,常揭名教为己操。

天将大任预连蹇,薄宦南州初折腰。

劬劳戴星出视事,冒突瘴雾匪一朝。

浸淫不制偶成疾,愁卧漳浦拥敝袍。

有时体燥似灼火,愤怒索笔为长谣。

句中有意谴疟鬼,词气凌铄吏部高。

予窃料君所守正,彼鬼何者能为妖。

幽明路异不相忤,有疾自是疏摄调。

强饭进药姑自爱,勿惑异说心空摇。

菊花未落迟君出,犹可共醉樽中醪。

形式: 古风

送王秀才归邵州

去家逾年客千里,秋风一夜归心起。

平明骑马出郊关,北望邵陵程尚几。

道旁送者皆知己,相顾惨悽将挽止。

丈夫壮心自有图,暂别何须泪如水。

形式: 古风

席上劝王八饮

细雨萧萧风淅淅,冻云倚天如扫墨。

高堂置酒送行人,金杯缓饮愁肠涤。

劝君莫惜暂酩酊,自今一别遂南北。

后时月夕与花朝,纵饮共醉安可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