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冢今成土一堆,娇容埋玉恨难开。
无端当日毛延寿,轻把毫端巧作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的《和阅明妃传(其二)》。诗中,诗人以青冢(王昭君墓)为背景,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感慨。"青冢今成土一堆"描绘了昭君墓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她生前的荣华已成过往,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土。"娇容埋玉恨难开"进一步强调了昭君的美貌与悲剧,她的美丽被埋藏在地下,心中的哀怨无法舒展。
"无端当日毛延寿"暗指毛延寿在画图中对昭君的丑化,使得她未能得到应有的宠爱,最终远嫁匈奴。"轻把毫端巧作媒"批评了毛延寿的无情和宫廷画家的失职,他们以笔墨为媒介,间接导致了昭君的不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王昭君的美貌,又揭示了她的人生悲剧,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人性的反思。
不详
书诈谁知诬子孟,奏陈直欲动山涛。
下机终不疑曾子,二主其明真察毫。
帝业未成三尺剑,老人先授一编书。
遭时若与留侯异,蓑笠江湖亦可渔。
囷踬真成失水螭,震雷惊起在何时。
而今且向书窗下,夜对寒灯读楚词。
好问君王觅镜湖,含丹照白伴潇疏。
玄中得趣浑闲事,只恐故人难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