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惠小饮以诗索周开祖所作

立著巫娥多少时,安排云雨待清词。

酒酣鲁叟频相忆,曲罢周郎尚不知。

海鹞无踪飞过速,云龙有报发来迟。

从今莫入寻春会,为欠梅花一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立着巫娥多久了,等待着清新的诗词来安排云雨。
喝醉的鲁国老者常常想起你,一曲终了周郎却还不知情。
海鹞飞得无影无踪太快,云端的龙报信来得总是太迟。
从今以后不要再去寻找春天的聚会,只因欠缺了一首吟咏梅花的诗。

注释

巫娥:古代神话中的月神或水神,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
清词:清新脱俗的诗词,可能指爱情诗歌。
鲁叟:鲁国的老者,泛指有学问的长者。
周郎:周瑜,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此处可能是诗人自比或友人。
海鹞:海鸟,形容速度快。
云龙:比喻消息或信息,如龙飞天传达。
寻春会:春天的聚会,可能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作者特有的豪放与深邃。开篇“立著巫娥多少时,安排云雨待清词”两句,通过对神话中巫山神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期待着良辰美景,以便吟咏自然之美。这里的“安排云雨”,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风云变幻,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调整。

接下来的“酒酣鲁叟频相忆,曲罢周郎尚不知”两句,则是借用历史人物和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鲁叟”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而“周郎”则是三国时期的周瑜。这两位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作智慧与才华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历史文化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知识与才能的向往,以及对于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抱负的感慨。

紧接着,“海鹞无踪飞过速,云龙有报发来迟”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事业的成败。海鹞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够预测天气变化的大鸟,这里象征着迅疾而来的机遇;云龙则往往与祥瑞相联系,但在这里却显得迟缓。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最后,“从今莫入寻春会,为欠梅花一首诗”则是诗人的一种自嘲和决心。寻春会往往与文人雅集有关,而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孤独。诗人表达了对未来不再沉迷于世俗宴席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个人才华展现的渴望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深邃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苏轼非凡的文学才能和他独特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时发太博双竹

千年谁复继夷齐,凛凛霜筠此斗奇。

要识苍龙联蜺意,拟容丹凤宿凰枝。

扶持有伴雪应怕,裁剪无人风自吹。

莫遣骚人说连理,君看高节孰如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周夫人挽词

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

当熊遗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

凯风吹棘君休咏,我亦孤怀一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其一)

家山忘了脚腾腾,试作巴谈却解应。

不为游人问乡里,岂知身是锦城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其二)

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

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后何须觅老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