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年的花事今日就结束,江边亭下我独自惆怅逗留。
反复吟咏,细细品味,却实在无可奈何,花虽已落,还有未开放的,更添忧愁。
山色渐渐映入小园,春日阴云只想靠近高耸的楼台。
华丽的马鞍忽然散去,银壶里的酒漏尽,我又会在哪家的白玉杯中沉醉。

注释

一岁:一年。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
即日休:今日结束。
江间亭下:江边的亭子。
怅淹留:惆怅逗留。
重吟:反复吟唱。
细把:仔细品味。
真无奈:实在无可奈何。
已落:已经凋落。
犹开未放愁:还有未开放的花朵让人忧虑。
山色正来:山色正向这边移来。
衔小苑:环绕着小园林。
春阴:春日阴云。
傍高楼:靠近高大的楼台。
金鞍:华丽的马鞍。
忽散:忽然消失。
银壶漏:银制的漏壶(古代计时器)。
更醉:再醉。
谁家:哪一家。
白玉钩:白玉制成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里闲适而又带有淡淡忧愁的情境。诗人在林花盛开的好时光里,选择了一个江边的亭子停留片刻,心中却泛起了些许无奈和不舍。

"重吟细把真无奈"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而不可挽回的无奈情感。"已落犹开未放愁" 则是说即便花瓣已经开始凋谢,心中仍然放不下那尚未开放的花朵,愁绪依旧。

接下来的"山色正来衔小苑" 描述了春天的景色逐渐转移到远处的山峦间,似乎连山峦也在携带着新生的绿意。"春阴只欲傍高楼" 则是诗人愿意在春日的和煦阳光下,只想依偎在高楼之上,享受这份静谧。

最后两句 "金鞍忽散银壶漏, 更醉谁家白玉钩" 中的"金鞍"和"银壶"都象征着一种奢华和闲适的生活,而"更醉谁家白玉钩" 则是说在这份美好中,诗人甚至愿意沉浸于酒精的麻痹之中,不去思考这些享受属于哪个家的问题,那"白玉钩"也许只是一个象征物,代表着某种高贵和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在美好中寻找慰藉、同时又无法挽留时光流逝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即日

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

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

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

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宋玉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

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

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

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怀求古翁

何时粉署仙,傲兀逐戎旃。

关塞犹传箭,江湖莫系船。

欲收棋子醉,竟把钓车眠。

谢朓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