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善长归北安省亲

九龄颖悟已惊人,乃父分茅善抚民。

郑忽身为周室质,贾生议屈汉庭臣。

行攀郤桂荣三釜,暂著莱衣省二亲。

勿讶班荆歌陟屺,小人有母在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九岁就已聪明过人,父亲治理地方爱护百姓。
郑忽作为周王室的人质,贾谊在汉廷中受到委屈。
他努力上进如攀折郤山的桂枝以求荣华,暂时放下官职去看望双亲。
不必惊讶于他在野外铺荆草而歌,因为他母亲还在江边。

注释

九龄:九岁。
颖悟:聪明。
已:已经。
惊人:出人意料。
乃父:他的父亲。
分茅:治理地方。
善:好好地。
抚民:爱护百姓。
郑忽:历史人物名。
身:身份。
为:是。
周室质:周王室的人质。
贾生:贾谊,西汉政治家。
议:受到。
屈:委屈。
汉庭臣:汉朝朝廷官员。
行攀:努力追求。
郤桂:郤山的桂树,比喻高官显位。
荣三釜:荣华富贵。
莱衣:古代官服,这里指官职。
省:看望。
二亲:双亲。
勿讶:不必惊讶。
班荆:铺荆草在地上,表示简朴。
歌陟屺:在野外唱歌,形容思念远方亲人。
小人:谦称自己。
有母:有一位母亲。
江滨:江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皓所作的《送刘善长归北安省亲》。诗中赞扬了刘善长自幼聪颖过人,其父治政有方,同时也提及了他像郑国公子的身份和贾谊般的才智,在朝廷中有所作为。诗中提到他为了孝顺双亲,暂时放下官职,穿着简朴的衣服回家探望,表达了对亲情的重视。最后以“勿讶班荆歌陟屺”一句,借用典故表达对刘善长孝心的肯定,以及对他即便身在高位仍不忘亲情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对亲情与仕途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4)

洪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 字:光弼
  • 生卒年:1088~1155

相关古诗词

病目寄张侍郎

学惭子夏与丘明,两目昏来岁屡经。

未省使辜贻鬼谴,恐因不识取天刑。

缘情诗怪吟全废,会意书怜笔久停。

张籍重清宁可觊,侍郎句好愿频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兰干

出彊三载已三迁,跋履脩涂又八千。

山近迷回宁有是,铺经幸脱岂其然。

乐饥饘粥姑安命,养拙茅斋且任缘。

若也故人高义重,暂来江畔唁张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宇文相公(其二)

罗娑囚应释,鸡林厄荐阑。

途无埋鼻热,地有裂肤寒。

反国公复相,还家我问安。

如容陪骥尾,匪晚到馀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寄宇文相公(其一)

秦师围已急,楚国救人阑。

食客腹空饱,先生心独寒。

奉盘从遽定,按剑叱难安。

存赵舌三寸,何须折镆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