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子昂书归去来辞

典午河山半已墟,褰裳宵逝望归庐。

翰林学士宋公子,好事多应醉里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僧所作的《题赵子昂书归去来辞》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典午河山半已墟”,开篇即点明了历史的变迁,河山半毁,典午(指宋朝)时期的壮丽景象已成往昔,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沉痛感和对过往辉煌的怀念。

次句“褰裳宵逝望归庐”,诗人夜深人静之时,脱下衣裳,独自前往思念中的故乡,表达了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这里的“褰裳”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急切而深情的行进姿态,夜晚的寂静更衬托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后两句“翰林学士宋公子,好事多应醉里书”,将笔触转向了历史人物——宋朝的翰林学士赵子昂。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暗示赵子昂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同时也暗含着对赵子昂在政治动荡时期坚守自我、寄情于文的赞美。诗句中“好事多应醉里书”既是对赵子昂才华横溢的赞誉,也隐含了诗人对其在困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品格的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颂扬,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5)

无名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笑隐

欣哉笑隐住中峰,本是鸿儒学说空。

罗刹江头潮未白,稽留峰下火先红。

青霄有路干丞相,绀殿无颜见大雄。

若使断江知此意,两人握手泣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张伯雨

久闻方外有神仙,只住华阳古洞天。

花径不曾缘客扫,石床今许借僧眠。

穿云去汲烧丹井,带雨来耕种玉田。

一自茅君成道后,几人骑鹤下苍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绝句

百丈岩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骷髅就此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年节

残年节礼送纷纷,尽是豪门与富门。

惟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鞋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