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宿存存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中景象。首句“林下道人何处去”,以问句引出,暗示了道人的离去,使得原本宁静的环境更显空寂。接下来,“老君观里礼星坛”点明地点是道教的道观,而诗人独自前来,只有白鹤相伴,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氛围。
“佩环遥候青牛过”一句,通过想象青牛(道教象征物)的出现,进一步渲染了道教修行的意象。诗人期待着与自然的神秘相遇,而“台殿惟留白鹤看”则强调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孤独感,白鹤成为他的唯一伴侣。
“一榻松云容我宿”写诗人得以在松林和云雾中歇息,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半岩风气逼衣寒”则描绘了山岩间清冷的气候,强化了山居生活的孤寂与清冷。
最后两句“五更马足车尘动,得卧山中梦寐安”,以夜晚的到来和马蹄声、车轮声打破寂静,暗示了世俗生活的扰动,但诗人仍能在山中安然入梦,表达了他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