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那罗延窟

菩萨僧常住,归依上翠微。

山高疑日近,海阔觉天低。

岛屿屏中国,波涛限外夷。

重来防失路,拂石一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那罗延窟时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菩萨僧常住,归依上翠微”以“菩萨僧”开篇,暗示了那罗延窟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而“归依上翠微”则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仿佛是心灵得以净化与归宿之所。

接着,“山高疑日近,海阔觉天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山之高、海之阔,营造出一种天地之间的辽阔感和深邃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敬畏之情。山的高耸让太阳似乎更近,海的广阔让人感觉天空也显得更为低垂,这种视觉上的错觉,实际上是对大自然宏伟壮丽的直观感受。

“岛屿屏中国,波涛限外夷”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那罗延窟所在的地理位置置于更大的空间背景中,岛屿作为屏障,区分了中国与外界,波涛则成为不同文明与地域的界限,暗示了佛教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与影响。

最后,“重来防失路,拂石一留题”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登临经历的珍视与感慨。在返回的路上,为了避免迷失方向,诗人特意在岩石上留下了自己的题字,这不仅是一种纪念,也是对自己内心体验的记录。通过这一行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永久地留在了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使得这次旅行的意义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那罗延窟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在此所获得的心灵触动与精神升华。

收录诗词(13)

真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僧人。晚号紫柏大师。门人尊他为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

  • 字:达观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
  • 生卒年:1543~1603

相关古诗词

楞严废寺

万花丛里画楼新,玉女凭栏天上春。

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绀圃即事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

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

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

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

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潭柘怀缪仲淳

谷水龙泉一片云,去来谁复见离群。

夜深唯有沧溟月,无限清光不可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结夏金坛之北园兼怀候铁庵

纳凉何必独夫容,水木清幽趣亦同。

世上共高肥马价,林间单放病僧慵。

苔痕鹤过偶成字,月影鱼吞不解空。

更忆澹虚亭上梦,寒云片片岭头逢。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