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聊城怀古》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历史遗迹与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赐履封疆锦绣联,诸姜无土是何年”,开篇即以辽阔的疆域和繁盛的景象描绘出历史的辉煌,同时引出对古代领土归属的疑问,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颔联“元功落落老居赵,故国拳拳独有燕”中,“元功”指古代的功臣,“落落”形容其卓尔不群,“老居赵”暗示功臣晚年归隐,“故国拳拳”则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眷恋。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功臣的丰功伟绩,也流露出对英雄迟暮的感慨。
颈联“苍呐口濡更黑白,黄金台址未尘烟”运用典故,提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历史名人事迹的怀念。同时,“苍呐口濡”可能寓指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而“黄金台址未尘烟”则强调了历史记忆的鲜活与不朽。
尾联“鲁连亦似奇男子,只说东游恐未然”引用鲁仲连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之情。鲁仲连以其智勇双全著称,诗人将他与前文的英雄并提,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古代英雄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意,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