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尤美轩诗卷谨赋一篇寄呈伯时季路二兄

我闻洞岩幽,结友事临眺。

浮言妨胜践,怅望空永啸。

归来眩奇语,更欲穷䆗窱。

却寻两翁意,宴坐得观照。

鸣泉俯淙琤,穹石仰苍峭。

共与前创古,三叹遗墨妙。

神游恍不隔,仁宅忻有要。

回首鹿门期,寒云生远峤。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次深入山林的幽静之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哲理的深思。

首句“我闻洞岩幽”,以听觉引入,点明了目的地的神秘与宁静。“结友事临眺”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的情景。接下来,“浮言妨胜践,怅望空永啸”两句,诗人表达了外界纷扰的干扰使他无法全身心投入自然之美的遗憾,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归来眩奇语,更欲穷䆗窱”描述了诗人归途中的思绪,对所见美景的赞叹不已,甚至想要继续探索更深的山林。接着,“却寻两翁意,宴坐得观照”表明诗人试图从历史中寻找共鸣,通过与古人对话,获得心灵的启示与平静。

“鸣泉俯淙琤,穹石仰苍峭”描绘了山间清泉与巨石的景象,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诗人感叹于自然造物的壮丽与古老,通过“共与前创古,三叹遗墨妙”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敬仰。

“神游恍不隔,仁宅忻有要”则体现了诗人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认为与自然和谐共处即是仁者之道。最后,“回首鹿门期,寒云生远峤”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再次踏上这段心灵之旅,体验那份与自然、与自我对话的宁静与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更蕴含了对友情、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熹次延之年兄韵敬题绍德庵真如轩写呈伯时季路二兄

先生可是爱吾庐,来往邻庵几闰馀。

柏下竟开千岁室,竹间犹插万签书。

悲凉共识临风处,游戏谁知落笔初。

寄语山灵勤守护,莫将题柱比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

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二)

一身千里伴征鸿,北去南来羁旅中。

珍重故人相认得,新诗重举旧家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益老韵

乾坤极处无今古,道术多岐自短长。

傥有新思还告我,不应无雁到衡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