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

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

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

聊持循吏传,早晚囗为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南方似乎怀疑我是个逃亡的客人,我在东山过着隐居的生活。
虽然我入朝为官,并非真正的大隐士,离开官场才是真正的愚蠢选择。
我的正直让我羞愧,如同龙剑无处施展,内心清净却像珍爱玉壶一样。
姑且拿着循吏的传记自勉,不知何时能如他们般淡泊归隐。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
逋客:逃亡的人或隐居者。
东山:古代隐士常居之地,这里指隐居生活。
登朝:入朝为官。
大隐:指在世俗中保持高洁品行的大隐士。
出谷:离开山谷,引申为退出官场。
龙剑:象征刚直不阿的才能。
玉壶:比喻纯洁无暇的心灵。
循吏传:记载清廉官员事迹的书籍。
囗: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可能是'终'或'久'。

鉴赏

这首诗是羊士谔在唐朝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隐居山林的心境。诗中的“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向往和自我定位为隐逸之士。"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超脱心态,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做一个真正的隐者。

“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一句,通过对比物象来描绘诗人性格和情操。"气直"指的是诗人性情 直率不阿,而"惭龙剑"则是一种高洁无暇的象征;"心清"表明内心之纯净,而"爱玉壶"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喜爱,玉壶常象征清廉。

最后,“聊持循吏传,早晚囗为徒”一句,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像古代循吏一样,以身作则,成为他人的榜样。"早晚囗为徒"中“囗”字可能是“学”字之误,即表示愿意学习、追随这样的正直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廉自守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102)

羊士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 籍贯:泰山(今山东泰安)
  • 生卒年:约762~819

相关古诗词

州民有献杏者瑰丽溢目因感花未几聊以成咏

南郭东风赏杏坛,几株芳树昨留欢。

却忆落花飘绮席,忽惊如实满雕盘。

蛾眉半敛千金薄,鷤鴂初鸣百草阑。

志士古来悲节换,美人啼鸟亦长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州民自言巴土冬湿且多阴晦今兹晴朗苦寒霜颇甚故老或异之因示寮吏

雨霜以成岁,看旧感前闻。

爱景随朝日,凝阴积暮云。

囗囗囗囗囗,忘言酒暂醺。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形式: 古风

早春对雨

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

轻寒消玉斝,幽赏滞朱轮。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

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西川独孤侍御见寄七言四韵一首为郡翰墨都捐逮此詶答诚乖拙速

百雉层城上将坛,列营西照雪峰寒。

文章立事须铭鼎,谈笑论功耻据鞍。

草檄清油推健笔,曳裾黄阁耸危冠。

双金未比三千字,负弩空惭知者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