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妇

修竹柴门向山路,晴日满溪春欲莫。

浣纱少妇不知寒,两脚如霜下滩去,少年闲倚青梅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一扇竹门向着山路,晴朗的日子里溪水满溢,春天的气息仿佛快要消散。
洗衣少女浑然不觉寒冷,双脚踏着溪水中的白霜前行,少年悠闲地靠在青梅树旁。

注释

修竹:高高的竹子。
柴门:简陋的木门。
山路:山路上。
晴日:晴朗的日子。
春欲莫:春天即将消逝。
浣纱:洗纱或洗衣。
少妇:年轻的妇女。
不知寒:没有感觉到寒冷。
两脚如霜:双脚踏着像霜一样的溪水。
下滩去:沿着溪流向下走去。
少年:年轻人。
闲倚:悠闲地靠着。
青梅树:青梅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乡村画面。"修竹柴门向山路",以修长的翠竹和简朴的柴门作为背景,展现出山间小径的清幽与宁静。"晴日满溪春欲莫",晴朗的阳光洒满溪流,春天的气息浓厚,仿佛在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浣纱少妇不知寒",诗人聚焦于一位勤劳的浣纱女子,她沉浸在溪水边的劳作中,浑然忘却了周围的寒冷。"两脚如霜下滩去",运用比喻,形容女子涉水时双脚浸湿在冰冷的溪水中,形象地刻画出她的辛劳与坚韧。

最后两句"少年闲倚青梅树",引入了一个悠闲的少年,他倚靠在青梅树旁,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能是对少女劳动生活的旁观者,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少妇和少年的描绘,展现了山村生活的一幕,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青春的活力,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上口占

独步溪头冉冉风,莫云当面失前峰。

近闻海戍移屯去,渔火滩头万点红。

形式: 七言绝句

读方元善落花诗有感(其一)

为渠销瘦为渠愁,减却风流剩却羞。

得雨如投碧玉井,随风似堕绿珠楼。

医颊髓空无处觅,返魂香断为谁留。

此诗吟罢难消得,八十翁翁一笑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剪春罗

谁裁婺女轻罗段,我有并州快剪刀。

色似山丹殊少肉,形如石竹亦多毫。

胭脂初褪黄先露,蝴蝶才成翅未高。

欲向小窗成扇面,世无陶缜倩谁描。

形式: 七言律诗

寄二林

等闲诗句无题目,忆著二林新意生。

月皎皎时猿一个,风泠泠处竹千茎。

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欲放诗瓢沧海渺,不如飞雁入鄞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