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钟山至八功德水

悠悠钟山云,朝夕碍我目。

褰衣试一往,行与云相逐。

驱马出东门,十里至山麓。

幽人昔已亡,谁能继芳躅。

猿鹤乘古林,鼪鼯啸深木。

彼哉西方人,胡为擅斯谷。

岂云事幽栖,政尔眩华屋。

泓泉抱何德,浊热供一沃。

岩回屐欲倦,小憩倚修竹。

凉飔自披襟,佳兴亦云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钟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悠悠钟山云,朝夕碍我目”以悠远的钟山云彩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云彩在早晚时刻遮挡了视线,引人遐想。接着,“褰衣试一往,行与云相逐”表达了诗人决定亲自前往探索,与云彩同行的决绝与浪漫。

“驱马出东门,十里至山麓”描述了诗人骑马出发,经过十里路程,终于到达山脚的情景。随后,“幽人昔已亡,谁能继芳躅”则流露出对过去隐士生活的怀念与感慨,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猿鹤乘古林,鼪鼯啸深木”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中动物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彼哉西方人,胡为擅斯谷”则对比了外界的繁华与山中生活的宁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岂云事幽栖,政尔眩华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厌倦,以及对精神世界追求的坚定。“泓泉抱何德,浊热供一沃”通过对比清澈的泉水与污浊的热气,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内心的平静。

“岩回屐欲倦,小憩倚修竹”描绘了诗人行走于山间,累了便倚靠修长的竹子稍作休息的场景。“凉飔自披襟,佳兴亦云足”最后以微风拂面,心满意足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和内心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钟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舟中杂兴三首(其一)

冉冉江上芦,离离路傍草。

霜露侵衣裳,何用涉远道。

鸿雁方有序,孤飞任林表。

岂不顾其群,长风翮难矫。

形式: 古风

舟中杂兴三首(其二)

亭亭岭上云,玄鹤相与飞。

俯啄恋故巢,不得从云归。

秋风飏黄叶,飘飖各何之。

赢粮事远游,在昔闻断机。

栖鸟辞茂林,徘徊更依违。

悠悠两江水,共此明月辉。

形式: 古风

舟中杂兴三首(其三)

岚烟紫崔嵬,波月光滉瀁。

星宿悬虚篷,云雨暗逸桨。

震泽商气深,雄风驾涛浪。

白鸥与苍雁,来往同簸荡。

吴潮海门阔,飞雪喷秋响。

重重越山迎,汩汩溪流上。

舟行历旬日,佳景阅万状。

孤征抱结思,所感重悽怆。

安得同心人,咏歌共清赏。

形式: 古风

采药

亭亭北山松,宿蔼荫深碧。

苍根走虬龙,巨干蟠铁石。

平生栋梁具,不受霜雪厄。

兔丝得所附,袅袅挂千尺。

流脂入九地,千岁化琥珀。

我欲掇其英,俯仰费搜擿。

红炉转丹砂,石髓变金液。

但恐茫昧间,图骥不可索。

意长时苦促,双鬓日夜白。

刀圭或可试,习习在两腋。

蓬莱三万里,讵谓弱水隔。

他时来山中,故老应不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