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亭

成规与俗殊,鼎足外无馀。

曲是从前恶,圆非近日疏。

神山分槛小,槐影直檐虚。

要识其中趣,明明举一隅。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三角亭》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规则的独特见解。

首句“成规与俗殊,鼎足外无馀”,开篇即点明了常规与世俗的差异,如同鼎足一般,各自独立,不相融合。这里的“成规”指的是既定的规则,“俗”则代表了普遍的习俗或习惯。诗人以“鼎足”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常规与俗世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与独立性。

接着,“曲是从前恶,圆非近日疏”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常规与俗世的特性。这里,“曲”与“圆”分别象征着常规与俗世的形态,而“从前恶”与“近日疏”则反映了诗人对这两种形态的评价。诗人认为,常规曾经被认为是恶的,而俗世近来则显得疏远,这可能暗含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价值观变化的反思。

“神山分槛小,槐影直檐虚”描绘了三角亭周围的环境,神山与槐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这里的“分槛”可能是指亭子的栏杆,而“直檐虚”则可能是对亭檐的描述,给人一种空灵、深远的感觉。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与前文的哲理思考相呼应,暗示了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与真理的可能性。

最后,“要识其中趣,明明举一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鼓励读者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从一个小小的角落就能窥见整个世界的奥秘。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单事物中蕴含的丰富意义的欣赏。

综上所述,《三角亭》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常规与俗世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在世界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水芙蓉木芙蓉寄西湖诸友(其一)

竹凉池馆绿荷风,同看吴宫小队红。

少却乱红深处棹,西陵桥北断桥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忆水芙蓉木芙蓉寄西湖诸友(其二)

花满秋城闯水明,镜中滴露掌中零。

曾雠新咏游花下,写寄城中石与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次韵林别驾(其一)

官分长贰荣,乐事胜专城。

避俗如僧定,寻仙结伴行。

吟疆宽处拓,醉玉醒时倾。

拟叶埙篪响,邯郸步不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林别驾(其二)

往住溪头寺,曾陪太一舟。

港收天影缩,桥碍浦云流。

练石声声月,丹枫片片秋。

砌蛩添苦思,吟动瀼西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