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紫芝曲》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紫芝的神秘与神奇,以及它背后蕴含的哲理与历史故事。
首句“灵芝生角里,烨烨光凝紫”以生动的笔墨勾勒出紫芝生长之地的神秘与光芒,仿佛在暗喻其非凡的灵性与价值。接着,“采之可疗饥,当年有黄绮”引用古代传说,暗示紫芝不仅具有超凡的药效,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如同古代的黄绮一般,为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
“商颜非旧隐,安汉孰能起”则将话题转向历史,表达了对过去隐士生活的怀念与对当今社会的感慨,似乎在问:在现代社会中,又有谁能像过去的隐士一样,找到真正的归隐之所?“真假罔可辩,计出留侯耳”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在现实世界中,辨别真伪往往困难重重,只有像张良(留侯)这样的智者才能洞察一切。
最后,“高风杳莫追,千古传歌词”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敬仰与追求,即使时间流逝,这些品德依然被后人传颂。“至今岩谷中,踪迹令人疑”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暗示着紫芝及其象征意义在现代生活中的隐匿与难寻,引发人们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紫芝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哲学与道德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人性之善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