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青山读书图

咫尺出林下,翛然一草亭。

云归天姥白,山落镜湖青。

月色当窗见,秋声隔树听。

柁楼如有约,来写换鹅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联“咫尺出林下,翛然一草亭”以“咫尺”形容距离之近,仿佛触手可及,而“出林下”则暗示了隐逸之境。一个“翛然”的草亭,既独立又融入自然,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颔联“云归天姥白,山落镜湖青”运用对比手法,将天姥山的云雾与镜湖的碧水相映成趣。天姥山的云雾如雪般洁白,象征着纯净与高远;镜湖的山水则呈现出一片青翠,寓意生机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颈联“月色当窗见,秋声隔树听”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而远处的秋声,通过树木的阻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感。这一联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秋日的韵味。

尾联“柁楼如有约,来写换鹅经”巧妙地引入了历史典故,借用王羲之与换鹅的故事,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柁楼,本是船上指挥航行的地方,此处借指诗人的书房或创作之所。诗人似乎在邀请友人一同前来,共同探讨学问,享受文墨之乐。这一联不仅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知识追求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文化典故的巧妙引用,营造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诗意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城东获野鹿

城东四月交,野鹿走林坳。

本是归灵囿,何因出近郊。

生无青涧饮,死有白茅包。

猿鹤同惊怨,呦呦失故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五月一日千秋节

凤历纪初元,龙飞御九天。

贤王开大国,宗社镇长年。

东井回羲驭,南风入舜弦。

阶蓂晴散雨,宫树晓凝烟。

乐奏彤庭上,班齐紫殿前。

鸣珂穿柳过,清漏隔花传。

律应蕤宾节,星当翼轸躔。

菖蒲浮玉醴,葵萼照琼筵。

自愧龙钟老,叨陪雁序联。

愿言安社稷,馀庆福绵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褚项民之京

阊阖青天上,蓬莱紫气中。

六符随斗转,一水与天通。

子抱才华去,人称翰墨工。

按图真得骏,戏技匪雕虫。?接河南远,群超冀北空。

壶分官酒碧,衣映苑花红。

岁月淹行李,江湖念转篷。

暂辞金马直,归拜白头翁。

禄养嗟何及,交情恨莫穷。

儿心徒耿耿,王事且匆匆。

解䌫潮初起,停杯曲未终。

秋声今夕共,月色异乡同。

伐木歌鸣鸟,挥弦送去鸿。

窗閒辟蠹草,池冷换鹅笼。

慎勿誇燕石,须令得楚弓。

诗成何限恨,吟遍木犀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云季昭

有美云夫子,河间好弟兄。

多才谙世事,一见遂交情。

奇论诸生服,雄谈四座惊。

夜吟催烛换,晨讲候钟鸣。

凿井思泉及,为山待篑成。

图探河马秘,书赞洛龟灵。

礼重春秋祀,名高月旦评。

历经三闰月,天转九周星。

远近皆知化,西南喜得朋。

广文延郑老,同舍识袁宏。

春郭花边酒,秋窗雨外镫。

字临怀素草,诗寄剡溪藤。

蹋月多寻友,看云或访僧。

襟期恒坦坦,履践必兢兢。

相见嗟何晚,先生自此升。

治安须贾谊,授业望阳城。

祖道歌初发,炎天暑尚蒸。

片帆悬碧落,斗酒醉金陵。

阿阁思巢凤,天池拟化鹏。

壮怀今若此,离思祗难胜。

昼漏趋青琐,秋河近玉绳。

榜看题后墨,壶出赐来冰。

太乙珠联纬,蓬莱翠作层。

河清还献颂,旭日在觚棱。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