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舟行水上所见的自然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花、风、杨柳、山、江等元素交织出的和谐画面。
首联“水逝花飘稔有情,凌波睇望澹盈盈”,开篇即以“水逝花飘”描绘出一幅动态的画面,水波轻轻流淌,花瓣随波逐流,透露出一种自然界的温柔情感。“凌波睇望”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静谧的视角,仿佛站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眺望远方,心境宁静而悠远。“澹盈盈”三字,则是诗人对这种宁静心境的直接表达,用以形容水面上的波光和内心的平静。
颔联“却怜弱荇牵风转,不厌垂杨拂棹轻”,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弱荇(水生植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与风共舞;垂杨则轻柔地拂过船桨,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这两句通过植物与风、船桨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动态美。
颈联“山学鸦黄当镜立,江分鸭绿入杯平”,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江面。山色如鸦黄般明亮,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面镜子,立于天地之间;江水则呈现出鸭绿般的深邃与平和,与杯中的酒水相映成趣。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与色彩对比,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与宁静。
尾联“更谁消受湖中景,十里芳莼一勺羹”,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湖中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十里芳莼(香莼)与一勺羹的对比,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也蕴含了对生活简单而美好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水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