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四首(其三)

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

平沙漫漫人争渡,微雨萧萧客跨鞍。

野寺吹螺作春会,山邮籴米具朝餐。

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江南清明时节依然寒冷,梨花才开始绽放而杏花已经凋零。
广阔沙滩上人们争着过河,细雨中旅人骑马前行。
野外寺庙里响起螺号召集春日法会,山间驿站买米准备早饭。
我已经翻开九卷书卷,不知所求,只能聊以金丹话题自我宽慰。

注释

吴地:指江南地区。
清明:清明节。
未减寒:仍然寒冷。
梨花:梨树的花。
初动:刚刚开放。
杏花残:杏花凋零。
平沙:广阔的沙滩。
漫漫:无边无际。
人争渡:人们争着过河。
微雨:小雨。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凄凉。
客跨鞍:旅人骑马。
野寺:野外的寺庙。
吹螺:吹响螺号。
春会:春天的集会。
山邮:山间的驿站。
籴米:买米。
具朝餐:准备早餐。
九帙:泛指多卷书籍。
觊:期望。
金丹:道教术语,象征长生不老之药。
强自宽:勉强自我宽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出游四首(其三)》,描绘了清明时节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景象。首句“吴地清明未减寒”点明了季节背景,虽是清明,但春寒料峭;“梨花初动杏花残”则通过梨花初绽和杏花凋零,展现了早春的冷清与生机。

“平沙漫漫人争渡”描绘了江边沙洲上行人匆匆过河的场景,显示出繁忙的春日气息;“微雨萧萧客跨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细雨中旅人骑马而行,增添了几分孤寂与旅途的艰辛。

“野寺吹螺作春会”写的是野外寺庙里举行春日法会,僧人们以螺号声迎接春天的到来,为寂静的山野带来一丝热闹;“山邮籴米具朝餐”则反映出当地乡村生活的日常,邮差买米准备早餐,生活气息浓厚。

尾联“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虽然生活琐事缠身,但诗人仍试图从道家修炼的“金丹”思想中寻求慰藉,以此来宽慰自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清明时节出游所见所感,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心灵宁静的努力。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出游二首(其二)

绿树鱼盐市,青芜雉兔场。

采桑村女集,入学幼童忙。

户赛祈蚕愿,家藏问孝章。

村坊多美酒,烂醉答年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游五首(其四)

霜气萧条木叶黄,佳时病起意差强。

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

一枕清风幽梦断,数匙旅饭野蔬香。

道边莫笑衰残甚,独往山林兴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游四首(其一)

九日阴薶一日晴,此行处处是丹青。

断云零落江郊路,寿木轮囷古驿亭。

馌妇微行望耕垄,渔歌相和起烟汀。

拔山意气今何在,犹有遗祠可乞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游二首(其一)

来往人间不计年,一枝筇竹雪垂肩。

扫除身外闲名利,师友书中古圣贤。

支遁山前饶石水,葛洪井畔惨风烟。

小痴大黠君无笑,买断秋光不用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