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残鬓萧萧不满梳,秋风椎髻立庭除。
日明照见崚嶒影,自是山僧不是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僧人的生活景象和心境。首句"残鬓萧萧不满梳"写出了僧人头发蓬乱,显得有些颓废,这可能反映了他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以及对物质打扮不感兴趣的心态。"秋风椎髻立庭除"则描绘了一幅清净的画面,僧人在秋风中整理头发,或许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固定着自己的发髻,而庭院中也只有落叶随风飘散。
第三句"日明照见崚嶒影"透露出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阳光洒满了山峦,让僧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最后一句"自是山僧不是予"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僧人似乎在强调自己的这种生活与世俗的不同,他的心灵也随着这山峦的影子而自由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僧人对自然界的融合以及超脱尘世烦恼的心境。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得摇牙处尽摇牙,底用鸣声绕鬓哗。
政自为渠眠不熟,西风吹叶打窗纱。
赤日黄埃槁欲焚,赛神迎佛正纷纷。
天公老手何关汝,一雨晴无一点云。
岩暝林霏日夕佳,百年宁复此秋崖。
不须更问青乌子,一锸相随死便埋。
记得秋风此削瓜,偶遗子亦自成花。
生生造化无终极,但有根芽未可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