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年年春社的日子妇女们停下针线,孤单的她怎忍看见,双飞双栖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去大半,我独自还羁身于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谁给我补缀针线?点点行行的泪痕洒满春衫。落日时分我解鞍驻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虽有花枝却无人佩戴,虽有美酒却无人劝酒把盏,纵然醉了也无人照管。

注释

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鉴赏

这首《青玉案》是宋末元初词人黄公绍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与哀愁。诗中通过描绘社日停针线的场景,寓言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年年社日停针线",暗示了每年春天社祭时,女主人公本应忙碌于缝制新衣,但此刻却只能停下手中的针线,因为双飞燕的欢聚触动了她的孤寂。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进一步描绘了词人身处偏僻之地,春光虽好,自己却形单影只,只能在溪边小桥旁默默承受孤独。"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写出了主人公因思念和失落而泪水涟涟,春衫上斑驳的泪痕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最后三句"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以景结情,黄昏时分,词人独自解鞍,无人陪伴,即使面对美丽的花草,也没有人分享赏花之乐,饮酒无人劝,醉倒后更是无人照料。这幅画面充分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以及对往昔热闹生活的深深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30)

黄公绍(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 字:直翁
  • 籍贯: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刘守之任

银菟分竹,是君王亲付。州在扶舆最清处。

紫云楼、记取天语丁宁,襦绔手,好好为吾摩拊。

望公如望月,见说郴江,父老多时问来暮。

旌旆试初凉,紫马西来,青丝络、秋风满路。

早橘井丹成入仙班,有乔木前芳,事须公做。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莺啼序.吴江长桥

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

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

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

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

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

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

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

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

阁嘘青蜃,楼啄彩虹,飞盖蹴鳌背。

灯火暮,相轮倒影,偷睇别浦,片片归帆,远自天际。

舞蛟幽壑,栖鸦古木,有人剪取松江水,忆细鳞巨口鱼堪鲙。

波涵笠泽,时见静影浮光,霏阴万貌千态。

蒹葭深处,应有闲鸥,寄语休见怪。

倩洗却、香红尘面,买个扁舟,身世飘萍,名利微芥。

阑干拍遍,除东曹掾,与天随子是我辈,尽胸中、著得乾坤大。

亭前无限惊涛,总把遥吟,月明满载。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雨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

自古常言光霁好,如今却恨雨声多。奈此坐愁何。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喜迁莺.荼

乱红飞雨。怅春心一似,腾腾闷暑。

密绾柔情,暗传芳意,人在垂杨深宇。

晓雪一帘幽梦,半点檀心知否。

春不管,想粉香凝泪,翠颦含趣。

谁念芳径小,新绿笺笺,问讯今何许。

玉冷钗头,罗宽带眼,缥缈青鸾难遇。

望断碧云深处,倚遍画阑将暮。

空惆怅,更江头桃叶,溜横波渡。

形式: 词牌: 喜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