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潘希曾的《诏狱听李献吉言梦》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心境。首句“听子清秋梦”,通过“清秋”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似乎是在倾听朋友讲述梦境,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和思考。
“醒予久病怀”则揭示了诗人自身的状态,长久的疾病使他心境沉重,对生活的期待和现实的落差形成鲜明对照。接下来,“逍遥何日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叹这种状态遥不可及。
“恍忽有天开”暗示着希望的微光,可能来自于朋友的梦境或内心的期盼,让人感到一丝安慰。诗人观察到“背壁灯明灭”和“巡檐柝往来”的细节,这些日常景象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也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最后两句“浮生元可笑,此际不须猜”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认为短暂而飘忽的生活中,不必过于执着于猜测和忧虑,流露出一种看破红尘的豁达。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