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
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一句,通过对比春天里不同花卉的盛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而又不免衰败的一面。桃花和杏花已经过了盛放时期,剩下的只是一片花落苍苔之下,仿佛在问,那些尚未开放的梅花,又会遇见怎样的命运。
"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则是诗人对春天中那些突如其来的狂风带走花朵的无奈,也反映出诗人的哀愁。狂风象征着不可抗拒的命运力量,而诗人并不怨恨,因为这或许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然而,"一樽寒食为谁开"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在这春意盎然之际,诗人却不得不面对自己一人冷清的书斋生活,准备了一顿简单的食物,却不知是为了期待的客人还是仅仅是自我安慰。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怀和哲理思考。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柳花才落未成绵,海蕊初分半尚攀。
鸭甲不鸣深院昼,一床真梦不论钱。
渐老追芳苦厌劳,团蒲攲坐首慵搔。
解将一笑醒人眼,多谢红稠屋角桃。
底急流光过眼频,斩新花蕊已成陈。
手移红药东风里,着意流连背我春。
枝上红残遍地香,沈郎瘦骨叹更长。
东邻唤客笙歌闹,琥珀杯空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