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灵鹫

大峰如杵细如芒,看即图屏枕即床。

耄石雏花巡佛案,瘦云肥雨裹禅房。

翻经背写游山记,引衲头钞种树方。

曾道逢僧閒半日,到来三日为他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修行的专注。首联“大峰如杵细如芒,看即图屏枕即床”以形象的比喻,将山峰比作粗壮的杵和细小的芒,生动地展现了僧人所处环境的清幽与简朴,同时暗示了他们对物质的淡泊。接着,“耄石雏花巡佛案,瘦云肥雨裹禅房”两句,通过“耄石”(老石)与“雏花”的对比,以及“瘦云”与“肥雨”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僧人的修行氛围。

“翻经背写游山记,引衲头钞种树方”则展示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另一面——不仅在佛堂内诵经修行,还可能记录旅行见闻,或是学习种植知识,体现了他们生活的丰富性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曾道逢僧閒半日,到来三日为他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僧人与外界的互动虽少,但一旦相遇,便能引发长时间的深入交流,体现了僧人生活中的和谐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修行的专注、生活的简朴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敬仰。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其一)

叟是愚溪尹是关,姓名随意点人间。

须知异日当为岳,可与同称只此山。

试看猴呼听我应,是他鼠窃到今还。

因思置子华山上,十丈莲花正可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其二)

豪襟似欲叩天关,呼我何堪住世间。

乍识更生名是向,因知元结字为山。

此时申甫藩宣降,他日云亭封禅还。

一自华封三祝后,高山遮矣迥难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其三)

闻名蚤已意相关,不在炉峰镜水间。

人弃家鸡怜野鹜,天容越士到南关。

应烦鬼换纱笼字,才有僧看蕊榜还。

千古岱山今著姓,地灵原是欲相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望庐山云封其顶怅甚

天风不下岭云蒸,欲识庐山竟未能。

料是加冠延汲黯,谁为发被写姜肱。

见龙无首庸非吉,食马至肝元不应。

要已相逢通半面,莫教胸本漏嘉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