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死亦乌可已,丹心阐大猷。
恭承父母教,用剪国家仇。
日破四洲夜,天开六幕秋。
终当见行事,不与世同流。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书前后臣子盟檄后》。诗中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忠贞不渝精神的颂扬。
首句“死亦乌可已”,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愿意放弃对国家的忠诚。接着,“丹心阐大猷”一句,以“丹心”象征赤诚之心,表明诗人决心为国家大业奋斗到底的决心。“恭承父母教,用剪国家仇”则体现了诗人遵循先辈教诲,誓要铲除国家之敌的决心。
“日破四洲夜,天开六幕秋”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国家遭受外敌侵扰的严峻形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悲愤。最后,“终当见行事,不与世同流”则表达了诗人坚信自己最终会实现救国大业,不会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铿锵有力,充分展现了郑思肖作为一位忠诚爱国者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
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
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
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
雨晨辉朗霁,一碧湛无垠。
草木新容净,林峦远意分。
海生东出日,天散北飞云。
却喜风犹竞,微凉透夏薰。
落照开空霁,明霞映水鲜。
乾文悬造化,土脉润山川。
白满重圆月,青还不翳天。
定钟声更彻,通昔喜无眠。
此心期不变,曾洒血为盟。
举世无人识,终年独自行。
海中擎日出,天外唤风生。
净尽去云雾,重开白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