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院德云堂

小舟乘风飞鸟过,万顷云涛纵掀簸。

此行要是快平生,无数青山笑迎我。

山根隐约见人家,槿篱茅屋埋烟霞。

宛似秦人种桃处,川原远近纷香葩。

杖藜径踏华山去,试问莲开今何许。

路迷绝壑荫松筠,身到半山听鱼鼓。

道人为我开云堂,是中境界浑清凉。

幽磬时和野鸟语,飞泉暗泻岩花香。

文书照眼本吾事,雁鹜著行败人意。

造物似怜厌世嚣,挈置湖山烦一洗。

何人夜呼隐去来,向来得丧真山崖。

金庭玉柱永不改,人间劫火空飞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诗意的旅行,诗人乘坐小舟,乘风破浪,穿越万顷云涛,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豪情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途中,无数青山以笑迎的姿态迎接诗人,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生动的画面。

接着,诗人描述了沿途所见的田园风光,山脚下隐约可见的农舍,槿篱茅屋掩映在烟霞之中,仿佛是古代隐士的居所,与世隔绝,充满了宁静与神秘。诗人将此景比作秦人种桃之地,暗示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

在继续前行的过程中,诗人踏上了华山之路,询问莲花开放的地方,却因道路曲折、松竹遮蔽而迷失方向。然而,当他到达半山腰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鱼鼓声,这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他的旅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抵达德云堂后,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道人引领他进入一个云雾缭绕的殿堂,这里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充满了清凉与宁静。幽静的钟声与野鸟的鸣叫交织在一起,飞泉从岩石间潺潺流下,散发出阵阵花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然而,诗人在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书时,感到心生厌倦,甚至有些沮丧。这时,他意识到上天似乎体恤他的厌倦之情,将他置于湖山之间,让他得以暂时摆脱世俗的烦恼。诗人不禁感慨,有人在夜晚呼唤他隐退,让他认识到得失不过是山崖上的小事,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的向往,比如金庭玉柱,它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界的变迁都无法改变的真理。同时,他也意识到人间的劫难与火焰,最终都将化为虚无,只有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美好才是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

胡松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顾亭林

海山荡佳气,千载传古居。

平生读书地,竹柏静以疏。

忠义贯白日,名不埋幽墟。

苗裔今几何,谁能补其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洞庭

白蘋风静碧波沉,画舸来游着意深。

愿觅灵文窥秘钥,更追遗范写良金。

姓名便合联真隐,出处何妨拟醉吟。

畴昔光阴费行乐,中原鼙鼓正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一)

抗章恳避公槐位,卜筑千岩紫翠间。

园锁幽深似仙境,堂开华丽远尘寰。

貂冠虎骑荣新宠,云阁琼台许暂闲。

帷幄谋谟待元老,未容高蹈占东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其二)

经济奇谋有祖风,渭川卜猎旧非熊。

风云遇会千龄运,社稷扶倾万世功。

偃息郊园酬雅志,咨询庙算简清衷。

更须整顿乾坤了,绿野归来效晋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