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名为《和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诗中以“知足”为主题,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满足之间的关系。
首联“昨日看公知足吟,寂然不动至人心”,开篇即点明主题,通过“知足”的吟诵,传达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深处的共鸣。
颔联“视身无实元泡幻,观世皆空谩古今”,进一步阐述了对自我与世界的看法。诗人认为人的身体如同泡沫般虚幻不实,而世界的一切都是空幻的,无论古今,都充满了虚无感。这种观点体现了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颈联“忽忽岁穷驹度隙,尘尘事过鸟遗音”,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岁月匆匆,如同马驹穿过缝隙,一切尘世之事如同飞鸟留下的声音,转瞬即逝。这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事物难以永恒存在的认识。
尾联“从来两个泥牛斗,一任相将入海深”,以“泥牛入海”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看似对立的事物(如理想与现实、追求与满足)最终都会归于平静,如同泥牛沉入大海,不再挣扎。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与内心平静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世间万物终将归于和谐统一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知足、自我、世界、时间与事物变化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宇宙万物普遍规律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