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处士(其一)

亭亭风度出尘寰,翠竹高梧集凤鸾。

诗思剩传唐制作,家声不堕汉衣冠。

南柯梦断秋风惨,北海樽空夜月寒。

正是乡人哀不尽,兽袍乌帽画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挽刘处士(其一)》由明代诗人张元祯所作,通过对刘处士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对逝者风度、才华与家世的赞美,以及对其离世后乡人哀思的深切表达。

首句“亭亭风度出尘寰”,以“亭亭”形容刘处士超凡脱俗的风采,将其置于“尘寰”之外,凸显其不同凡响的气质与品格。次句“翠竹高梧集凤鸾”,以翠竹与高梧象征刘处士的高洁与雅致,同时借“凤鸾”之集,寓意其德行与才智受到众人的敬仰与推崇。

“诗思剩传唐制作,家声不堕汉衣冠。”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刘处士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与家族的荣耀传承,将他的作品与唐代的文学高峰相提并论,同时强调其家族传统并未因时代变迁而衰落,体现了对文化血脉的坚守与延续。

“南柯梦断秋风惨,北海樽空夜月寒。”这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刘处士离世的哀痛之情。南柯一梦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秋风的凄凉与夜月的寒冷则渲染了失去挚友后的悲凉心境。

最后,“正是乡人哀不尽,兽袍乌帽画中看。”点明了乡亲们对刘处士的哀思之情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在画中寻找慰藉。这里不仅描绘了乡人悼念的情景,也暗示了刘处士形象在人们心中的永恒存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是悼念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38)

张元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顺四年进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与执政议不合,引疾归。居家讲求性命之学。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春坊左赞善,官至詹事。正德初进吏部侍郎。有《东白集》

  • 字:廷祥
  • 号:东白
  • 籍贯:明江西南昌
  • 生卒年:1437—1507

相关古诗词

挽刘处士(其二)

藜杖烟销夜阁虚,青山还绕白茅居。

一经已遂生前训,五凤空颁没后书。

高枕暝云松树合,短篱疏雨豆花初。

临风无限知君意,道远何由致束刍。

形式: 七言律诗

挽节妇

彩鸾青镜早分飞,绿鬓萧萧换素丝。

之死不移冰蘖操,矢心宁愧柏舟诗。

长檠短杼辛勤日,冷月悲风寂莫时。

此节真堪仪薄俗,可怜冯道是男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天策沉沉集俊髦,丁丁棋子动金鳌。

不知玄武门前事,何似商山一着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阻风小孤山二首(其一)

北风三日吼晴雷,推得颓波万里回。

应是小孤留老眼,雪花堆里看崔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