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绍周惺园新筑成,歌此贺之

小隐隐林薮,大隐隐金门。

先生非仕非隐,何处置琴尊?

莫是壶公壶里,更向巢父巢内,分得一窝云。

不用凿坯遁,长足葆吾真。素王书,黄石策,锦囊文。

等是尘封蠹纸,今已不能神。

看到红桑生海,又见高陵为谷,我亦倦埃氛。

何日践佳约,千万买芳邻。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隐逸为主题,巧妙地融合了“小隐”与“大隐”的概念,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向往。词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隐士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既超然脱俗又不失人间烟火气。

“小隐隐林薮,大隐隐金门。”开篇即点明了隐逸的两种不同境界,小隐于山林之中,大隐则在繁华的都市之内,但无论身处何处,真正的隐士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先生非仕非隐,何处置琴尊?”接着提出一个疑问,指出真正的隐士并非完全脱离世俗,而是能够在仕途与隐居之间找到平衡,琴与酒成为他们精神寄托的象征。

“莫是壶公壶里,更向巢父巢内,分得一窝云。”这里借用壶公和巢父的故事,进一步强调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在小小的壶中或巢穴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然和谐共处。

“不用凿坯遁,长足葆吾真。”表达了隐士无需刻意逃避现实,只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实,就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

“素王书,黄石策,锦囊文。”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典籍,暗示隐士虽不直接参与政治,但内心却充满了智慧与学问,他们的思想如同古代圣贤的教诲一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等是尘封蠹纸,今已不能神。”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代变迁,昔日的辉煌可能已经不再具有影响力。

“看到红桑生海,又见高陵为谷,我亦倦埃氛。”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尘世的厌倦之情。

“何日践佳约,千万买芳邻。”最后,词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同享受隐逸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贺无咎新居

心迹两无累,随处有衡门。

未闻买山巢许,此语最清真。

尝笑四门博士,送人盘谷归隐,圭角苦嶙峋。

我爱陶彭泽,离世不离群。飞云履,灵寿杖,华阳巾。

偶出徜徉荒肆,太息劫灰新。

坐对真人白水,闲数王朝霸代,年历漫纷陈。

兰玉看争秀,云构喜长春。

形式:

浣溪沙.戊子六十一岁

枕上吟魂不受招,溪山佳处去迢迢,人间烦热暂能消。

万叠翠云如幄密,一湾柔绿殢人娇,梦魂刚到小红桥。

形式:

鹧鸪天.读寅恪丁亥除夕诗感赋

绝倒驴鞍那可期,拂簪盥眼定何时。

重衾夜夜江山梦,老去龟堂未断痴。

红烛泪,替谁垂,更长吟坐独成悲。

残梅乱雪纷纷里,巴觉春光冉冉非。

形式:

鹧鸪天.题绮尘云想山庄诗词集

剩水残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费沉吟。

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难温梦蝶心。

白地锦,紫光金,何缘寥落到如今。

遥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