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春(其二)送杨宪副景周南还

紫袍金带归来早,高卧旧江乡。

羡汝东溪溪水上,风烟好、乔木苍苍。

隔断红尘,坐移白日,一曲沧浪。长安数载相望。

秋日送归航。我欲留君君不住,故园远、乡话偏长。

无限青山怀抱,空惭白首岩廊。

形式: 词牌: 越溪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夏言的《越溪春·其二》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宪副景周南还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紫袍金带归来早”,描绘了友人荣归故里的景象,暗示其官场得意。接下来,“高卧旧江乡”则写出友人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意。

“羡汝东溪溪水上,风烟好、乔木苍苍”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处的优美环境,风烟袅袅,乔木参天,令人向往。诗人通过“隔断红尘”三字,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疏离,以及对友人远离尘嚣的祝福。“坐移白日”则写出时间在静谧中悄然流逝,暗示了与友人的相聚短暂。

“长安数载相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京城分别多年,对彼此的思念之情。“秋日送归航”点明了送别的季节,寓含淡淡的离愁。“我欲留君君不住”表达出诗人挽留友人的心意,但友人必须回归故园,这使得“乡话偏长”,因为有太多的话要说,太多的牵挂。

最后两句“无限青山怀抱,空惭白首岩廊”以景结情,诗人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青山环绕,心中充满无尽的怀想,而自己却只能徒然感叹岁月匆匆,未能一同老去在朝廷之中。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情。

收录诗词(369)

夏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 字:公谨
  • 籍贯:江西贵溪
  • 生卒年:1482—1548

相关古诗词

贺圣朝影.柬李蒲汀约饮碧山楼

东邻学士正青春。脱风尘。碧山终日坐朝昏。

足闲身。秋风吹散西山雨,月华新。

葡萄架底醉醺醺。共何人。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满江红(其一)次东坡韵,题严陵钓台

七里滩头,几度过、渔矶傍侧。

爱江乡、山阔云闲,水清沙白。

蓑笠当年甘寂寞,仪容此日增颜色。

激颓风、轩冕等浮尘,先生力。故人意,君王识。

天度大,凡襟窄。只足腹相加,几人容得。

深浅交情贫富见,古今人品天渊隔。

叹江湖、落落少相逢,知音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次吕居仁韵

象麓草堂,何处在、白芒洲曲。

有负郭东泉,当年书屋。

碧岭千层盘翠黛,清溪一带流寒玉。

对萋萋、芳草一川平,烟中绿。南山下,东篱菊。

北窗外,西潭竹。静隔断红尘,那知荣辱。

少日尽多林壑趣,中年游遍天涯足。

到于今、把世态人情,看教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三)少作

岸柳窥人,东风里、似曾相识。

指长堤、朱箔青楼,还知旧日。

前度刘郎今又到,落花流水成陈迹。

但萋萋、芳草满江湄,清如织。风月夜,思畴昔。

云雨梦,无消息。正一雁南来,今夕何夕。

仙鸟不传云外信,谁家苦弄风前笛。

倚蓬窗、搔首对黄昏,空追惜。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