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剥青铜面,年深入手轻。
似教藏美恶,不欲大分明。
细雨波心碎,浮云月底行。
便令无点翳,谁解照前生。
这首宋代诗人顾逢的《古圆镜》描绘了一面古铜镜子的精致与岁月痕迹。"翠剥青铜面"形象地刻画了镜子表面的青绿色锈蚀,犹如剥落的翡翠,显示出其历史的沧桑。"年深入手轻"则表达了镜子主人对它的珍视,尽管年代久远,但拿在手中却轻盈如昔,仿佛时光并未留下沉重的负担。
诗人通过"似教藏美恶,不欲大分明"这两句,暗示镜子似乎有意模糊了过去的好坏,不愿过分揭示事物的原貌,给人一种神秘而深沉的感觉。接下来的"细雨波心碎,浮云月底行"运用自然景象,比喻镜子映照出的生活片段,如同细雨打碎水面的波纹,浮云在月色下飘荡,寓意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便令无点翳,谁解照前生"表达了诗人对镜子能洞察人心、揭示前世的期待,然而即使如此清澈,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过往呢?这既是对镜子功能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镜寓人,借物抒怀,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门外喧车马,欢声震四邻。
争疑来陋巷,不道访诗人。
枉驾屈三老,开樽愧一贫。
逍遥祠宇近,容邈亦精神。
潘阆祠前住,天教得此邻。
百年传盛事,一巷两诗人。
老境羞磻水,高风想富春。
但教樽有酒,不必更言贫。
一茎白一茎,两鬓忽然更。
难把黄金买,从教青镜明。
染来还似旧,镊去又重生。
多少人无此,相看未可轻。
种向东林得,此花真个希。
芳心能自洁,玉体静相依。
每讶鸥将浴,犹疑鹭不飞。
月明无处认,香气袭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