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伯藏倪云林溪山无尽图

清閟高人骨格奇,意趣岂复同凡儿。

偶尔适兴写山水,冷致冽欲凌人肌。

想是霞餐却火食,不然那得清如斯。

此卷高尺长减仞,幽溪重复山逶迤。

枯林一簇山之麓,林下深深置两屋。

盖茅零落墙欲颓,屋后萧疏映丛竹。

柴门不闭阒无人,烟波迤漾平侵门。

旁通略彴亦将断,舟楫沈齧洲沙痕。

崇峰侧岭绝蹊畛,荒寒似写乱后村。

要是生当至元末,乱亡在在惊心魂。

目有所伤手自应,岂惟迂癖成性存。

此卷笔法尤可喜,细观不与常作似。

山石居然王右丞,树木全逼营丘李。

枯淡虽云是本色,神味须知备众美。

世人但拟解索皴,谁向先生问具体。

李君珍惜同隋珠,自云得之酒家胡。

出坎藉茅非偶尔,定是迂翁神与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庚的诗《李方伯藏倪云林溪山无尽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的意境。诗人首先赞赏画中人物“清閟高人”骨格独特,其创作的山水画超凡脱俗,仿佛能穿透人心。画面中的山水冷峻而引人入胜,暗示画家可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或是通过艺术追求内心的清净。

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画卷的细节,如溪流蜿蜒、山峦重叠、枯林深屋、茅草零落、竹影斑驳,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是战乱后的乡村景象。诗人感叹,若是在元末乱世,这样的画面会触动人心,引发深深的忧虑。

诗中还提到画作的笔法独到,与一般作品不同,有王右丞和营丘李(指王维和李成)的风格,既有枯淡自然之美,又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神韵。诗人批评世人只关注表面技巧,而忽视了深入理解画作的内涵,指出这幅画是画家深厚功力的体现。

最后,诗人以李方伯珍视此画如同隋珠,以及画作背后可能隐藏的画家精神世界,表达了对画作的极高评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解读,展现了张庚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9)

张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邙山歌

北邙山头森宿莽,北邙山下堆丛土。

渭水东流无尽时,邙山北峙常如古。

前栽松柏摧为薪,后栽又复根轮囷。

松柏不知前与后,后人何用泣前人。

形式: 古风

丙寅人日巴江舟中

人曰巴西客,凄凄江上心。

乱山围楚望,孤艇入春阴。

生计老弥拙,幽怀空自深。

去年乡有信,枌槚已成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信阳历罗山孝感山行

丁丁樵斧隔溪响,淰淰山云出谷寒。

野屋傍崖随意构,小桥横版趁蹊安。

为贪好句低头觅,失却奇峰到眼看。

穿过松林下坡去,人家一簇稻田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丙辰冬十月归途次济宁

孟冬寒气肃郊原,日色荒荒望欲昏。

一幅酒旗溪口店,数声牧笛枣林村。

天涯游子心谁识,鲁国儒生道自尊。

税驾任城寻古迹,长衢一片市尘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