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祷公一丘壑,何似东山起。
可怜丹青手,置之岩石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人生理想的向往。"祷公一丘壑"表明隐士居住的地方,是一处偏僻而幽静的高地,这个环境给人的感觉是安宁而又有些许的孤寂。"何似东山起"则是在询问这样的居所与传说中的美好是否相似,东山在这里可能代表了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
接着,"可怜丹青手"一句中,“丹青”通常指的是绘画用的朱砂和蓝靛,这里暗示了隐士也许是一位擅长绘画之人。"置之岩石里"则是说这位隐士将自己的作品或是生活所需物品,放在自然的岩石中。这不仅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也体现了对自然与艺术融合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隐士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向往,以及对于个人内心世界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设想。
不详
秋风芳桂丛,的皪好颜色。
乃公欲盘旋,戒子勿剪伐。
洞中滴沥几何深,犹有太古之遗音。
我来一唱三叹息,关雎之乐元非淫。
无声也复鸣东丁,入耳偏向幽人清。
端胜惠山味甘好,奔走水驿烦瓶罂。
迟回独立湘江头,湘江无情空自流。
拟呼妃子弄云瑟,一泻胸中千斛愁。
阁虚云出没,云阁两无心。
旌旆千山立,笙竽万籁深。
相君聊暇日,篮舆得幽寻。
徙倚天东北,狼烟犹尔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