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赠刘十二

春草正凄凄,知君过恶溪。

莺将吉了语,猿共猓然啼。

别路魂先断,还家梦几迷。

定寻雷令剑,应识越王笄。

树色多于北,潮声少向西。

椰花好为酒,谁伴醉如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春天的草木显得凄凉,我知道你即将渡过那条恶溪。
黄莺带着吉祥的话语,猿猴也发出惊恐的叫声。
离别之路让人心碎,回家的梦境也变得迷茫。
你一定会寻找雷令剑,那曾是越王的饰品。
这里的树木颜色比北方更多,潮水的声音却偏向西方。
椰子花美得可以酿酒,但又有谁能陪伴我喝到烂醉如泥。

注释

春草:春天的草木。
凄凄:凄凉。
知:知道。
恶溪:险恶的溪流。
莺:黄莺。
吉了:吉祥的话语。
猿:猿猴。
猓然:惊恐的样子。
别路:离别之路。
魂先断:心先碎。
雷令剑:象征权力或贵重的剑。
越王笄:越王的饰品,可能指象征尊贵的簪子。
树色多:树木颜色丰富。
北:北方。
潮声少:潮水声音小。
西:西方。
椰花:椰子花。
好为酒:适合用来酿酒。
谁伴:有谁陪伴。
醉如泥:喝得烂醉如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愁和酒逢知己的喜悦。诗人以春草凄凄为开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莺鸟的吉语和猿猴的啼叫则是在描绘一种生动的山林景象,同时也寓意着与知己的交流和理解。

“别路魂先断,还家梦几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哀伤和对家园的渴望,其中“魂先断”强调了离别之痛,而“梦几迷”则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接下来的“定寻雷令剑,应识越王笄”两句中,“雷令剑”可能指的是一把锋利的宝剑,而“越王笄”则是古代越国王后的头饰,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物品的提及,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和志向。

“树色多于北,潮声少向西”两句则是在描绘自然景观,其中“树色多于北”可能指的是北方的林木繁茂,而“潮声少向西”则是说潮汐的声音不再向西流去,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南北景物,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

最后,“椰花好为酒,谁伴醉如泥”两句则是在描绘一种宴饮的场景。椰花可以酿造美酒,而“谁伴醉如泥”则是诗人在寻找一个能够共饮到醉倒的人,这里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多种意象和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54)

殷尧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籍贯:浙江嘉兴
  • 生卒年:780—855

相关古诗词

久雨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

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

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红。

形式: 五言律诗

吹笙歌

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

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李舍人席上感遇

微云敛雨天气清,松声出树秋泠泠。

窗户长含碧萝色,溪流时带蛟龙腥。

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劳形。

飘然曳杖出门去,无数好山江上横。

形式: 古风

金陵上李公垂侍郎

海国微茫散晓暾,郁葱佳气满乾坤。

六朝空据长江险,一统今归圣代尊。

西北诸峰连朔漠,东南众水合昆崙。

愿从吾道禧文运,再使河清俗化淳。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