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承门外

水落云寒野墓孤,夕阳红树血模糊。

香帘翠幕知何许,三月天南听鹧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水落云寒野墓孤”,以“水落”、“云寒”、“野墓孤”三个意象串联,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水位下降,云层显得寒冷,远处的墓地孤独地矗立在荒野之中,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消逝。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第二句“夕阳红树血模糊”,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色彩和情感。夕阳的余晖洒在红树上,树干和树叶似乎被染上了鲜血的颜色,给人一种既壮丽又悲凉的感觉。这里的“血模糊”不仅指颜色的混杂,也暗含着生命消逝的痕迹,以及对死亡的哀悼和感慨。

接下来,“香帘翠幕知何许”,转而描绘了一个相对温馨而神秘的场景。香帘和翠幕是古代室内装饰的常见元素,这里用来象征某种隐秘或难以触及的美好。然而,诗人却不知道它们的确切位置,这既是对美好事物不可得的遗憾,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最后一句“三月天南听鹧鸪”,将视角拉回现实,通过听闻鹧鸪的啼鸣,表达了对春天的感知和对自然界的共鸣。三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天南则是遥远之地,这里的“听鹧鸪”不仅是一种感官体验,更蕴含了对远方、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从荒凉到壮丽,再到温馨与向往,最后回归对自然的共鸣,形成了一个丰富而多层次的情感旅程。

收录诗词(53)

吴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得梅花以插西阶之下累日灼灼如新

当阶寒玉一枝微,去树犹能趁雨肥。

因忆故人前日梦,沉冥无复转柴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徐内翰素扇时余欲南省也

孤帆片月欲交飞,尘土三年不上衣。

此意近来难说与,浩歌天际约秋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山行

十里黄花半野桥,午云晴鹳两争遥。

樵回耳热孤心在,遍踏晴峰按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闻笛

丝丝杨柳绊行舠,尽数鱼龙弄晚涛。

南畔一声何物笛,紫薇垣外客星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