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来自三川,应缘两浙。
肩担华木瓜重担,肚束马簸箕三篾。
饭咬铁钉,羹煮木札。
要是圆悟见儿孙,丧却杨歧家法。
奸汉多疑,黠儿落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颜的自赞诗,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个人修行的生活状态和风格。"来自三川,应缘两浙",诗人自称来自遥远的地方,可能是为了佛法修行而来到两浙地区,暗示了他长途跋涉的艰辛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肩担华木瓜重担,肚束马簸箕三篾",这两句形象生动,通过描绘挑着重担(可能象征着修行的重负)和用竹篾编制的肚带(可能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清苦修行的生活方式。
"饭咬铁钉,羹煮木札",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苦,连吃饭都只能吃硬如铁钉的食物,喝的汤也只是煮木头,体现了僧人的刻苦修行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要是圆悟见儿孙,丧却杨歧家法",这里提到的是禅宗大师圆悟和杨歧,诗人表示如果被世俗的观念所影响,可能会失去修行的纯粹性,暗示自己坚守禅宗正统,不愿被世俗观念所侵蚀。
最后两句"奸汉多疑,黠儿落节",以反讽的方式,表明自己不为世俗的怀疑和诱惑所动,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节操,如同一个不轻易妥协的智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我描述,展示了诗人坚韧的修行精神、对佛法的虔诚以及对世俗诱惑的警惕,体现了禅宗僧侣的独特人格魅力。
不详
即真非真,是相非相。龟毛拂子,兔角拄杖。
自歌自舞,独吹独唱。
认得师姑是女儿,志公不是闲和尚。
唤似一物非他物,天上天下出还没。
道是无来常现前,道是有来寻不得。
说有说无俱妄想,长安大道平如掌。
昨夜清寒惊觉时,手爪元来会抓痒。
紫罗帐里撒真珠,禅客相承总掠虚。
拍手呵呵开口笑,释迦弥勒是他奴。
韶阳一鉴,生铁馂馅。直下咬破,咦!莫怪相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