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御试求遗书于天下

中秘收图籍,清衷访古初。

周爰驰使传,悉上得遗书。

事有先秦旧,文多变隶馀。

千岩穷禹穴,四彻按昆㠊。

高阁题天禄,群英议石渠。

定知奎壁彩,从此丽云居。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拟御试求遗书于天下》。诗中描绘了朝廷广泛搜集古代文献的宏大场景,展现了对古籍的珍视与对学问的渴求。

首句“中秘收图籍”,点明了朝廷在中央秘藏处收集古籍的行动,体现了对古代文献的重视。接着,“清衷访古初”表达了朝廷初探古籍的心境,既显诚意又寓期待。

“周爰驰使传,悉上得遗书”两句,描述了朝廷派遣使者遍寻各地,最终收集到大量散佚的古籍。这里不仅展现了朝廷的组织能力和远见,也反映了古代文献的分散与珍贵。

“事有先秦旧,文多变隶馀”揭示了这些古籍涵盖了从先秦至汉代的文字变迁,既有古老的文献,也有隶书的痕迹,展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演变。

“千岩穷禹穴,四彻按昆㠊”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搜寻古籍的艰难与广泛,仿佛穿越千山万水,深入古代文明的源头,探索知识的宝藏。

“高阁题天禄,群英议石渠”则描绘了朝廷设立专门场所,聚集学者讨论古籍内容的情景,体现了学术交流的繁荣和对知识的尊重。

最后,“定知奎壁彩,从此丽云居”预示着这些古籍的收集将为后世带来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如同奎星和壁星的光辉,照亮了云居之地,寓意深远。

整首诗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宋代朝廷对古籍的珍视与搜集,以及对学问传承的重视,充满了文化自信和学术精神。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河决东郡以平声为韵叔父令赋

传闻大河决,远与北溟通。

汜滥蛟鼍怒,萧条郡国空。

淇园方下竹,瓠子复修宫。

世代文成术,民怀伯禹功。

沈牲烦太史,负土困关东。

封禅应知外,谁人秦矩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上夏太尉

四海传烽急,长安亦响振。

老儒稽变事,强敌暴生民。

廷议衣冠客,书闻草野臣。

诸公咸世杰,天子识平津。

开府三司旧,提兵十万新。

丹青大信著,明白睿谋伸。

赐马飞龙亚,分衣宝带亲。

貔貅帐下士,鹓鹄幕中宾。

虎节关河雪,天街毕昴尘。

朔方须筑郡,燕谷豫含春。

策效曾无敌,师行辄有神。

人心惟助顺,天道亦亲仁。

执钺来刑虢,勾芒下赐秦。

成功符屈指,默化剧陶钧。

既已通西域,还应察佩珉。

焉知充国颂,不足壮麒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次袁陟十四韵

羁旅嗟无友,佯狂汉水阴。

相逢幸倾盖,送别怅分襟。

之子虽吏隐,高名何陆沈。

蛟龙蟠学海,风雨润词林。

寡和尝歌郢,传经雅属参。

丈人今谕蜀,干誉尔劳心。

接淅予征远,看云反顾深。

旅怀兼去住,秋色怆登临。

信有江山助,宜无雾露侵。

相思见逸唱,清绝响寒砧。

击节时孤笑,开樽忆共斟。

岁华几向晚,客恨孰能禁。

城阙愁回首,诗人诲嗣音。

曾非青玉案,为愧洛生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闻西使到关

遥闻西域使,来献大明宫。

故事三苗比,官仪敌国同。

赐书深慰藉,锡命极优崇。

含垢应王度,怀柔尚古风。

苍生向来急,殊俗此时通。

冠盖长城北,边关绝幕东。

春秋大一统,吏事责三公。

何有长沙客,题诗恸哭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