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番禺谩兴(其二)》由元代诗人吕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域的情怀与思乡之情。
首联“莫言南海是天涯,远客何妨岁月赊”,开篇即以豪迈之气,否定“天涯”之说,表明即使身在遥远的南海,时间也应被慷慨地挥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的珍惜。
颔联“岂谓居夷忘故土,直须浮海上灵槎”,转折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不认为自己会忘记故乡,但又不得不面对漂泊的生活,仿佛乘着海上灵槎,漂泊不定,寓含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颈联“药洲日卧仙羊去,蕃塔风高铁凤斜”,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番禺地区的独特景象。药洲上的仙羊似乎在悠闲地漫步,蕃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铁凤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这些景象既展现了番禺的自然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复杂。
尾联“白首飘零谁慰藉,几回松菊梦还家”,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年老时仍漂泊无依,无人慰藉的孤独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几回梦中回到家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异域生活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